高位肛瘘可能引起直肠病变,但概率较低。高位肛瘘是肛管直肠周围脓肿破溃或切开引流后形成的慢性感染性管道,若长期未规范治疗,感染可能扩散至直肠黏膜或深层组织。
多数情况下,高位肛瘘主要表现为肛周反复流脓、疼痛及局部硬结,感染多局限于肛管及周围软组织。规范治疗如挂线疗法、瘘管切开术等可有效控制感染,避免病变扩散。术后配合高锰酸钾坐浴、抗生素软膏外用等措施,能促进创面愈合,减少直肠受累风险。
少数情况下,若患者免疫力低下或合并糖尿病等基础疾病,感染可能向直肠深部蔓延,导致直肠黏膜炎症、溃疡甚至狭窄。长期慢性炎症刺激还可能增加直肠黏膜异常增生的概率。此类患者需通过肛门镜或MRI明确病变范围,必要时联合直肠部分切除术等综合治疗。
建议高位肛瘘患者尽早就医,避免自行挤压或使用偏方。日常保持肛周清洁干燥,饮食避免辛辣刺激,多摄入膳食纤维预防便秘。术后定期复查肛门镜,监测直肠黏膜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