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用含对乙酰氨基酚需注意避免超量使用、警惕药物相互作用、关注特殊人群禁忌、识别不良反应及避免与其他含该成分药物联用。
对乙酰氨基酚每日最大剂量通常不超过4000毫克,单次剂量不超过1000毫克。超量可能导致肝损伤,表现为恶心、呕吐、右上腹疼痛。肝功能异常者需进一步降低剂量。服药间隔应保持4-6小时,24小时内服用次数不超过4次。使用前需仔细阅读药品说明书,儿童需按体重计算剂量。
与华法林合用可能增加出血风险,与苯巴比妥等肝药酶诱导剂合用会加速代谢降低药效。饮酒会加重肝脏负担,服药期间应避免饮酒。部分复方感冒药同时含有对乙酰氨基酚,联合使用易导致过量。长期服用抗结核药物者需调整对乙酰氨基酚用量。
严重肝功能不全患者禁用,轻中度肝功能不全者需减量。妊娠期妇女应在医生指导下短期使用,哺乳期妇女服药后需间隔4小时再哺乳。蚕豆病患者慎用,可能诱发溶血。老年人因代谢减慢,剂量应较成年人减少30%-50%。
常见不良反应包括皮疹、瘙痒等过敏反应,严重者可出现 Stevens-Johnson综合征。消化系统可能出现恶心、腹痛,长期大剂量使用可能引起胃肠道出血。罕见但严重的不良反应包括急性肝衰竭,表现为黄疸、意识模糊。出现不良反应应立即停药并就医。
许多复方制剂如感冒药、止痛药均含有对乙酰氨基酚,需核对药品成分避免叠加服用。中成药如维C银翘片、感冒灵颗粒等也可能添加该成分。服药期间应记录所有用药情况,告知医生正在使用的药物。建议单方制剂与复方制剂不要同时使用。
服用对乙酰氨基酚期间应多饮水促进代谢,避免摄入咖啡因等刺激性物质。长期用药者需定期监测肝功能指标,出现乏力、食欲下降等症状应及时就医。储存药品需避光防潮,置于儿童不易触及处。服药3天后症状未缓解或发热持续超过3天,应停止用药并咨询医生。日常可通过物理降温辅助退热,减少药物依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