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脂的危害性主要体现在增加心血管疾病风险、诱发胰腺炎、导致脂肪肝、引发动脉粥样硬化、影响代谢功能等方面。长期未控制的高血脂可能对多个器官系统造成损害。
高血脂是冠心病、心肌梗死等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血液中过高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容易沉积在血管壁形成斑块,导致冠状动脉狭窄或闭塞。患者可能出现胸闷、心悸等症状,严重时可发生急性心血管事件。
甘油三酯水平超过一定数值时可能诱发急性胰腺炎。高脂血症导致的胰腺炎常表现为突发上腹剧痛、恶心呕吐,严重者可出现多器官功能衰竭。这种情况需要紧急医疗干预。
长期高血脂会导致肝脏脂肪代谢异常,形成非酒精性脂肪肝。初期可能无明显症状,随着病情进展可能出现肝区不适、乏力等表现。部分患者可能发展为脂肪性肝炎甚至肝硬化。
高血脂加速全身动脉粥样硬化进程,不仅影响心脏血管,还可能造成脑动脉、外周动脉等血管病变。这可能导致脑卒中、间歇性跛行等严重后果,严重影响生活质量。
高血脂常与肥胖、胰岛素抵抗等代谢异常并存,相互影响形成恶性循环。这种代谢紊乱可能进一步导致2型糖尿病、高血压等疾病,增加多种慢性病管理难度。
建议高血脂患者定期监测血脂水平,保持低脂低糖饮食,适当进行有氧运动,控制体重在正常范围。避免吸烟饮酒等不良习惯,遵医嘱规范使用降脂药物。出现头晕、胸闷等不适症状时应及时就医检查,早期干预可显著降低并发症风险。日常饮食可多选择深海鱼、燕麦等富含不饱和脂肪酸的食物,有助于调节血脂代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