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肾炎通常需要做尿常规、肾功能检查、肾脏超声、肾穿刺活检、免疫学检查等检查。慢性肾炎可能与感染、免疫异常、遗传等因素有关,建议患者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完善相关检查。
尿常规是慢性肾炎的基础检查项目,可以检测尿液中蛋白质、红细胞、白细胞等成分。慢性肾炎患者尿液中可能出现蛋白质、红细胞增多,尿比重降低等情况。尿常规检查操作简单,无创且费用较低,适合作为初步筛查手段。患者检查前应避免剧烈运动,女性患者应避开月经期。
肾功能检查包括血肌酐、尿素氮、尿酸等指标,可以评估肾脏的滤过功能。慢性肾炎患者可能出现血肌酐升高、肾小球滤过率下降等情况。肾功能检查需要空腹采血,检查前应避免高蛋白饮食和剧烈运动。肾功能检查结果可以帮助医生判断疾病分期和制定治疗方案。
肾脏超声可以观察肾脏大小、形态和结构变化。慢性肾炎患者可能出现肾脏萎缩、皮质变薄等改变。肾脏超声检查无辐射、无创,可以重复进行。检查前需要憋尿,使膀胱充盈以便更好观察肾脏。肾脏超声有助于排除其他肾脏疾病,如肾结石、肾囊肿等。
肾穿刺活检是诊断慢性肾炎病理类型的金标准,可以明确肾小球病变性质和程度。通过穿刺取得少量肾组织进行病理检查,可以区分不同类型的肾小球肾炎。肾穿刺属于有创检查,术后需要卧床休息,观察有无出血等并发症。肾穿刺活检结果对治疗方案选择和预后判断有重要价值。
免疫学检查包括抗核抗体、补体、免疫球蛋白等检测,有助于判断慢性肾炎的免疫学异常。部分慢性肾炎患者可能出现补体降低、自身抗体阳性等表现。免疫学检查需要采集静脉血,检查前无须特殊准备。免疫学异常提示可能需要免疫抑制治疗,对指导治疗有重要意义。
慢性肾炎患者应注意低盐、优质蛋白饮食,控制血压和血糖在正常范围,避免使用肾毒性药物。适当进行散步、太极拳等温和运动,保持规律作息,避免过度劳累。定期复查肾功能和尿常规,监测病情变化。出现水肿、尿量减少等症状加重时应及时就医。保持良好的心态,积极配合医生治疗,有助于延缓疾病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