哮鸣音常见于支气管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支气管炎、心源性哮喘、气道异物等疾病。哮鸣音是呼吸时气流通过狭窄气道产生的高调哨笛音,多与气道痉挛、炎症或阻塞有关。
<h3>1、支气管哮喘</h3>支气管哮喘是哮鸣音最常见的病因,主要由气道慢性炎症和支气管平滑肌痉挛导致。患者常表现为反复发作的喘息、胸闷和咳嗽,夜间或清晨症状加重。发作时双肺可闻及弥漫性哮鸣音,呼气相延长。治疗需遵医嘱使用布地奈德吸入气雾剂、沙丁胺醇吸入粉雾剂等药物控制炎症和缓解痉挛,同时避免接触过敏原。
<h3>2、慢性阻塞性肺疾病</h3>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因气道壁增厚、黏液分泌增多,气流受限时可出现哮鸣音,多伴有活动后气促和慢性咳嗽。急性加重期可能由感染诱发,需遵医嘱使用异丙托溴铵气雾剂、茶碱缓释片等药物改善通气,长期管理需戒烟并接种流感疫苗。
<h3>3、急性支气管炎</h3>急性支气管炎因病毒或细菌感染引起气道黏膜水肿和分泌物增多,部分患者听诊可闻及散在哮鸣音,常伴随发热和咳痰。治疗以对症为主,如盐酸氨溴索口服溶液祛痰,合并细菌感染时需遵医嘱使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多数患者1-2周可缓解。
<h3>4、心源性哮喘</h3>左心衰竭导致肺淤血时,肺泡内液体积聚可压迫小气道,产生类似哮喘的哮鸣音,多伴有端坐呼吸和粉红色泡沫痰。需与支气管哮喘鉴别,紧急处理需遵医嘱静脉注射呋塞米注射液减轻肺水肿,长期控制需服用缬沙坦胶囊等药物改善心功能。
<h3>5、气道异物</h3>儿童误吸花生、玩具零件等异物阻塞气道时,局部可闻及固定性哮鸣音,常伴突发呛咳和呼吸困难。需立即通过海姆立克急救法排出异物,严重者需行支气管镜取出。预防需避免给幼儿喂食坚果类食物,妥善收纳小物件。
出现哮鸣音时应避免接触冷空气或烟雾刺激,保持环境湿度适宜。若症状持续不缓解、伴随口唇发绀或意识改变,需立即就医。长期反复发作者需完善肺功能检查明确病因,遵医嘱规范用药并定期随访评估病情。日常注意保暖,适度锻炼增强肺功能,避免过度劳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