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肺陈旧病灶通常是指肺部既往感染或损伤后遗留的纤维化、钙化等非活动性病变,多由结核、肺炎等疾病愈合形成。
肺结核愈合后常见钙化灶,病灶内可见高密度钙盐沉积,影像学表现为边界清晰的致密影。肺炎恢复期可能遗留局部纤维条索,通常无咳嗽、发热等急性症状。这类病灶无须特殊治疗,但需定期复查胸部CT观察变化。
肺部外伤或手术后的瘢痕组织可表现为条索状高密度影,部分患者可能伴有胸膜增厚。尘肺患者肺内常出现弥漫性纤维结节,多与职业性粉尘接触史相关。此类病灶若无症状可不处理,尘肺患者需脱离粉尘环境。
肺梗死愈合后形成楔形纤维化灶,多见于下肢静脉血栓患者。肺动脉高压可能导致血管壁钙化,CT可见轨道样钙化影。这类患者需长期抗凝治疗,可使用华法林钠片、利伐沙班片等药物预防血栓复发。
支气管囊肿愈合后囊壁可能钙化,表现为环形高密度影。肺隔离症患者可见异常供血血管及软组织影。无症状者定期随访即可,若合并感染需用头孢克洛胶囊、左氧氟沙星片等抗生素治疗。
部分良性肿瘤如错构瘤可发生钙化,典型表现为爆米花样钙化。恶性肿瘤放化疗后也可能残留纤维化灶。这类患者需每3-6个月复查CT,必要时进行PET-CT鉴别活性病灶。
发现左肺陈旧病灶应结合既往病史判断性质,戒烟并避免呼吸道刺激。饮食注意补充优质蛋白如鱼肉、鸡蛋促进组织修复,适当进行有氧运动增强肺功能。若出现新发咳嗽、咯血等症状需及时就诊,排除活动性病变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