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管镜检查通常会有一定不适感,但多数患者可以耐受。检查过程中可能出现咽喉异物感、咳嗽或短暂憋气,医生会通过局部麻醉减轻痛苦。
气管镜检查前会使用利多卡因等表面麻醉剂对鼻腔、咽喉进行喷雾麻醉,减少插管时的刺激感。操作时患者保持仰卧位,医生将直径约5-7毫米的软镜经鼻或口腔缓慢插入气管镜会刺激气道黏膜引发反射性咳嗽,此时通过鼻腔深呼吸可缓解。检查全程约10-30分钟,过程中血氧监测仪会实时监测生命体征,若出现明显不适可举手示意中断操作。现代气管镜配有高清摄像系统,医生能精准控制进镜深度,避免不必要的黏膜损伤。
少数敏感体质患者可能对麻醉药物过敏,出现喉头水肿等严重反应。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期患者因气道狭窄,检查时缺氧风险增高。严重心肺功能不全、近期心肌梗死或大咯血患者需评估风险后决定是否检查。这些情况下医生会提前准备肾上腺素、支气管扩张剂等急救药品,必要时改用CT虚拟气管镜等替代方案。
检查后2小时内需禁食禁水以防误吸,24小时内避免剧烈运动。若出现持续胸痛、咯血或呼吸困难应及时就医。日常可练习腹式呼吸帮助适应检查,吸烟者建议提前1周戒烟以减少气道分泌物。检查前与医生充分沟通焦虑情绪,必要时可申请镇静镇痛辅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