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阻肺的健康指导主要包括戒烟、规范用药、呼吸训练、营养支持和定期随访等措施。慢阻肺即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一种以持续气流受限为特征的慢性炎症性疾病,需要长期综合管理。
吸烟是慢阻肺最主要的致病因素,戒烟可减缓肺功能下降速度。患者需彻底避免主动及被动吸烟,必要时可寻求戒烟门诊帮助,采用尼古丁替代疗法或药物辅助戒烟。戒烟后咳嗽、咳痰等症状通常会在数周内明显改善。
慢阻肺患者需长期使用支气管扩张剂控制症状,常用药物包括沙丁胺醇气雾剂、噻托溴铵粉吸入剂等。急性加重期可能需联用布地奈德福莫特罗吸入粉雾剂等含糖皮质激素药物。所有吸入装置需在医务人员指导下正确使用,避免擅自调整剂量。
腹式呼吸和缩唇呼吸可改善通气效率,每日练习2-3次,每次10-15分钟。病情稳定期可进行步行、太极拳等低强度有氧运动,逐步增加运动耐量。严重患者可在康复科指导下进行器械辅助呼吸肌训练。
慢阻肺患者常合并营养不良,需保证每日优质蛋白摄入,如鸡蛋、鱼肉等。采用少食多餐方式减轻餐后呼吸困难,适当补充维生素D和钙剂。肥胖患者需控制总热量,消瘦者可通过营养补充剂增加体重。
每3-6个月复查肺功能,每年接种流感疫苗和肺炎疫苗。出现痰量增多、脓痰或气促加重时需及时就诊。中重度患者建议配备家用血氧仪监测血氧饱和度,低于92%时需就医评估。
慢阻肺患者应保持居室通风良好,避免接触油烟、粉尘等刺激物。冬季注意保暖防感冒,外出佩戴口罩。根据肺功能分级制定个性化运动方案,避免过度劳累。家属需学习急性加重的识别和处理方法,协助患者建立规范用药习惯。通过持续的健康管理,多数患者可维持较好的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