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阻肺患者低流量吸氧主要是为了避免二氧化碳潴留加重病情。低流量吸氧能维持血氧饱和度在安全范围,同时减少高浓度氧对呼吸中枢的抑制。
慢阻肺患者由于长期气道阻塞和肺泡结构破坏,常存在慢性低氧血症和二氧化碳潴留。这类患者的呼吸调节主要依赖低氧刺激外周化学感受器来维持。若给予高浓度氧疗,可能抑制外周化学感受器,导致呼吸驱动减弱,进一步加重二氧化碳潴留,甚至诱发肺性脑病。低流量吸氧通常控制氧流量在1-2升/分钟,使血氧饱和度维持在88%-92%之间,既能改善组织缺氧,又可避免上述风险。
部分急性加重期患者可能出现严重低氧血症,此时需在严密监测下调整氧流量。若血氧饱和度持续低于88%,可考虑逐步提高氧浓度,但需同步监测动脉血气分析,警惕二氧化碳分压快速上升。对于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患者,可能需要无创通气辅助呼吸,而非单纯增加吸氧浓度。
慢阻肺患者居家氧疗期间应定期随访评估疗效,避免自行调节氧流量。日常需注意戒烟、预防呼吸道感染、进行呼吸康复训练等综合管理,氧疗仅是整体治疗的一部分。若出现嗜睡、意识模糊等二氧化碳麻醉表现,应立即就医调整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