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过保存期的食物通常不建议食用,但具体需结合食品种类和保存状态判断。食品变质可能由微生物繁殖、油脂氧化、营养素流失等因素引起。
预包装食品的保存期是厂家基于品质稳定性测试设定的安全期限。超过保存期后,部分食品可能仅出现口感下降或色泽变化,如干燥的饼干、未开封的罐头等。这类食品若包装完好且无异常气味,短期内食用风险较低。但需注意高蛋白食品如乳制品、肉制品,以及含不饱和脂肪酸的坚果类,超过保存期后易滋生霉菌或产生黄曲霉毒素,即使外观正常也不建议食用。
散装食品或开封后的包装食品超过保存期后风险显著增加。熟食在常温下存放超过4小时即可能滋生金黄色葡萄球菌,冷藏条件下超过3天的剩菜可能产生亚硝酸盐。含水量高的食物如切块水果、鲜榨果汁超过12小时可能出现酵母菌污染。这类食品即使经高温加热也无法完全消除毒素,食用后可能引发急性胃肠炎或食物中毒。
建议定期清理过期食品,避免将不同保质期的食物混放。对于临近保存期的食品,可通过观察颜色是否发暗、触摸是否发黏、闻嗅是否有哈喇味等方式初步判断。特殊人群如孕妇、婴幼儿、老年人及免疫力低下者应严格遵循食品保存期。若误食过期食品后出现呕吐、腹泻等症状,需及时就医并进行补液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