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癌筛查可通过血液检查、影像学检查、病理学检查、风险评估四种方式进行,高危人群建议每6个月进行一次系统筛查。
甲胎蛋白联合异常凝血酶原检测是常用血清学筛查手段,AFP超过400μg/L需警惕肝癌可能,适用于肝炎病毒感染等基础肝病患者。
肝脏超声检查作为首选无创手段,对2厘米以上病灶检出率较高,发现可疑结节时需增强CT或MRI进一步明确性质。
超声引导下肝穿刺活检是确诊金标准,适用于影像学无法明确诊断的病例,需评估出血风险后由专科医师操作。
慢性乙肝携带者、肝硬化患者等高风险人群应建立筛查档案,结合肝功能、病毒载量等指标制定个体化监测方案。
筛查期间应戒酒并控制体重,出现右上腹隐痛、消瘦等预警症状时须立即就诊,避免自行服用保肝药物干扰检查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