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盗汗可能由生理性多汗、维生素D缺乏、感染性疾病、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等原因引起,可通过调整室温、补充营养、抗感染治疗、中医推拿等方式调理。
一、生理性多汗
婴幼儿新陈代谢旺盛,睡眠时头部出汗多属正常现象。家长需保持室温在24-26摄氏度,选择纯棉透气睡衣,睡前避免剧烈活动。
二、维生素D缺乏
佝偻病早期常见夜间多汗伴枕秃。家长需每日补充维生素D3 400IU,多进行户外活动晒太阳,辅食添加富含钙质的乳制品、豆腐等。
三、感染性疾病
结核病、呼吸道感染等会引起盗汗伴低热。需完善结核菌素试验等检查确诊,遵医嘱使用异烟肼、利福平等抗结核药,或阿莫西林等抗生素治疗。
四、自主神经失调
中医认为与脾胃虚弱有关。可尝试捏脊疗法,按压足三里穴位,服用太子参、浮小麦等中药调理,避免睡前过度兴奋。
保持饮食清淡,适当增加山药、红枣等健脾食材,观察出汗是否伴随面色苍白等异常情况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