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髓炎是由细菌或真菌感染引起的骨骼炎症性疾病,主要包括急性血源性骨髓炎、外伤性骨髓炎、慢性骨髓炎等类型,严重时可导致骨质破坏和功能障碍。
病原体可通过血液传播、邻近组织感染扩散或开放性伤口直接侵入骨骼,金黄色葡萄球菌是最常见致病菌。
急性期表现为高热、患肢剧痛和局部红肿,慢性期可见窦道流脓、病理性骨折,儿童好发于长骨干骺端。
血常规显示白细胞升高,影像学检查可见骨质破坏,细菌培养可明确病原体,病理活检是诊断金标准。
需足量抗生素治疗4-6周,严重者需手术清创,慢性病例可能需植骨或高压氧治疗,常用药物包括头孢曲松、万古霉素等。
骨髓炎患者应保证高蛋白饮食,急性期严格制动患肢,康复期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渐进性功能锻炼,定期复查炎症指标和影像学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