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炭疽病可通过局部清创、抗生素治疗、伤口护理、免疫调节等方式治疗。皮肤炭疽病通常由炭疽杆菌感染引起,表现为无痛性溃疡、焦痂、局部水肿等症状。
早期彻底清除坏死组织可减少毒素吸收,需由医生在无菌条件下操作,配合过氧化氢溶液冲洗,避免自行处理导致感染加重。
青霉素G、环丙沙星、多西环素是首选药物,炭疽杆菌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敏感,治疗需持续60天以防止孢子复发。
使用无菌敷料覆盖创面,每日更换并观察渗出情况,接触伤口前后需严格洗手,污染物应高温高压灭菌处理。
严重病例可静脉注射炭疽抗毒素,疫苗接种适用于高危人群,干扰素γ辅助治疗能增强巨噬细胞杀菌活性。
接触牲畜或动物皮毛后出现皮肤黑痂应立即就医,治疗期间保持患肢抬高,所有污染物须按生物危害标准处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