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水稀可能由遗传因素、营养摄入不足、哺乳频率过低、乳腺导管堵塞等原因引起,可通过调整饮食、增加哺乳次数、按摩疏通、药物治疗等方式改善。
部分母亲因遗传性乳腺发育差异导致乳汁脂肪含量较低。建议家长加强高蛋白饮食如鱼肉蛋奶,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通乳颗粒、王不留行片、生乳灵等中成药辅助调理。
哺乳期每日需额外摄入500大卡热量,缺乏优质蛋白和健康脂肪会影响乳汁浓稠度。家长需每日保证瘦肉、坚果、深色蔬菜的摄入,避免节食或偏食。
乳汁淤积时间过长会导致前奶比例增加。家长需每2-3小时哺乳或排空乳房,可采用吸奶器辅助维持泌乳反射,刺激乳腺泡分泌后乳。
可能与乳汁淤积、文胸压迫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乳房硬块、局部发热等症状。需热敷后环形按摩,医生可能建议服用乳癖消片、蒲公英颗粒等消肿通络药物。
哺乳期保持每日饮水2000毫升,适量食用鲫鱼汤、核桃、黑芝麻等食物,避免焦虑情绪影响催乳素分泌,持续3天无改善需就诊乳腺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