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脑瘫的症状主要表现为运动功能障碍、姿势异常、肌张力异常以及伴随的智力或语言发育迟缓,病情严重程度可从轻度行动不便到完全丧失自理能力。
患儿可能出现肢体僵硬、动作不协调或无法完成精细动作,早期表现为抬头困难、翻身延迟,严重者无法独立行走。建议家长定期进行康复训练,配合物理治疗改善运动功能。
常见异常姿势包括剪刀步态、角弓反张或四肢屈曲挛缩,可能与大脑皮层运动区损伤有关。家长需通过矫正器具和体位管理帮助调整姿势。
约70%患儿存在肌张力增高或低下,表现为肌肉僵硬或松软,影响关节活动度。巴氯芬片、盐酸替扎尼定等药物可缓解痉挛,须严格遵医嘱使用。
约半数患儿合并癫痫、智力障碍或视听障碍,需针对性地进行抗癫痫治疗、特殊教育及感觉统合训练。早期干预有助于改善预后。
建议家长定期带孩子到儿科神经专科随访,结合康复治疗、营养支持和心理疏导进行综合管理,避免过度疲劳和感染诱发症状加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