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黄疸主要表现为皮肤、黏膜及巩膜黄染,早期可见面部发黄,进展期躯干四肢黄染,严重时可能伴随嗜睡、拒奶等症状。
多数新生儿出生后2-3天出现,1-2周内自行消退,与胆红素代谢不成熟有关,建议家长增加喂养频次促进排泄,无须特殊治疗。
母乳喂养婴儿可能持续1-3个月,与母乳中某些成分抑制胆红素代谢有关,家长需监测胆红素水平,必要时暂停母乳3天观察。
可能由新生儿败血症、尿路感染等引起,伴随发热、反应差等症状,需就医进行血培养检查,医生可能使用头孢曲松、氨苄西林等抗生素。
罕见但严重,表现为进行性黄疸加重伴陶土色大便,需在生后60天内完成肝门空肠吻合术,延误治疗会导致肝硬化。
家长发现黄疸持续不退或加重时,应及时测量经皮胆红素值,避免阳光直射患儿眼睛进行日光浴,按医嘱补充维生素D促进钙吸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