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病患者需警惕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心律失常和心力衰竭等主要疾病,治疗可通过生活方式调整、药物控制、介入手术及心脏康复等方式进行。
长期血压升高会导致心脏负荷加重,可能引发左心室肥厚。患者需限制钠盐摄入,遵医嘱使用氨氯地平、缬沙坦或氢氯噻嗪等降压药物,定期监测血压变化。
冠状动脉斑块形成会减少心肌供血,常表现为胸痛或气促。治疗需控制血脂,可服用阿托伐他汀、瑞舒伐他汀等降脂药,配合低脂饮食和规律运动。
心脏电传导异常可能导致心悸或晕厥,严重时需使用胺碘酮、美托洛尔等抗心律失常药物,部分患者需植入心脏起搏器维持正常心律。
心肌收缩功能下降会引起呼吸困难,治疗需联合使用呋塞米、螺内酯等利尿剂减轻水肿,地高辛增强心肌收缩力,同时严格限制每日饮水量。
心脏病患者应保持低盐低脂饮食,每周进行适度有氧运动,戒烟限酒并定期复查心电图和心脏超声,出现胸闷胸痛症状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