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直性脊柱炎多数情况下属于慢性进展性疾病,严重程度因人而异,主要与关节融合速度、炎症控制效果、并发症发生概率、脊柱变形程度等因素有关。
疾病早期可能仅表现为骶髂关节炎症,若未及时干预可能逐渐发展为脊柱竹节样改变,需通过非甾体抗炎药如塞来昔布、双氯芬酸钠或生物制剂延缓进展。
持续存在的炎症反应会导致疼痛和活动受限,规范使用柳氮磺吡啶、甲氨蝶呤等药物可降低C反应蛋白水平,减少急性发作频率。
中晚期可能出现葡萄膜炎、肺纤维化等关节外表现,需定期进行眼科检查和肺功能评估,必要时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
严重病例可能发生脊柱后凸畸形,影响心肺功能,此时需考虑脊柱矫形手术,但多数患者通过早期干预可维持正常生活能力。
建议患者保持规律游泳等低冲击运动,避免长期保持固定姿势,定期监测炎症指标和影像学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