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患者生存期差异较大,多数患者通过早期干预可长期生存,实际预后与体重控制、肝功能代偿能力、并发症管理及治疗依从性等因素相关。
肥胖是疾病进展的关键因素,减重5-10%可显著改善肝纤维化。建议通过低脂饮食和规律运动控制体重,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奥利司他等减重药物。
无肝硬化者10年生存率超过90%,已出现失代偿期肝硬化则预后较差。需定期监测转氨酶和超声弹性成像,必要时使用维生素E或吡格列酮保护肝细胞。
合并糖尿病或高血压会加速肝损伤,需将血糖控制在空腹6-7mmol/L。可选用恩格列净等兼具护肝作用的降糖药,同时监测门静脉高压症状。
持续戒酒和避免肝毒性药物至关重要。建议每3-6个月复查FibroScan,出现肝区疼痛或黄疸应立即就医,晚期患者可考虑肝移植评估。
保持地中海饮食模式,每周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避免使用对乙酰氨基酚等非必要药物,有助于延缓疾病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