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蛋白偏高可能由脱水、慢性炎症、多发性骨髓瘤、巨球蛋白血症等原因引起。
1. 脱水
血液浓缩导致总蛋白相对升高,常见于饮水不足或大量出汗。可通过增加水分摄入纠正,无须特殊治疗。
2. 慢性炎症
结核病或类风湿关节炎等疾病刺激免疫球蛋白合成。需治疗原发病,常用药物包括异烟肼、甲氨蝶呤等。
3. 多发性骨髓瘤
恶性浆细胞过度产生单克隆免疫球蛋白。表现为骨痛和肾功能异常,可使用硼替佐米、来那度胺等靶向药物。
4. 巨球蛋白血症
淋巴细胞异常增殖导致IgM型球蛋白升高,可能伴随出血倾向。治疗需采用利妥昔单抗联合化疗方案。
发现总蛋白持续偏高应完善电泳检查,日常注意均衡饮食并定期监测肝肾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