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孕时服用感冒药对胎儿的影响需结合药物种类和孕周综合评估,多数常见感冒药在孕早期单次小剂量使用风险较低,但部分成分可能潜在致畸。
对乙酰氨基酚等解热镇痛药在孕早期相对安全,但含伪麻黄碱的复方制剂可能影响胎盘血流,需避免使用含咖啡因或可待因的复合感冒药。
受精后2周内属全或无时期,药物致畸概率低;孕5-10周器官形成期风险最高,此时服用利巴韦林等明确致畸药物需严格终止妊娠评估。
单次小剂量服用通常不会造成显著影响,但长期或超量使用水杨酸类药物可能增加胎儿心血管畸形风险,需提供完整用药记录进行妊娠风险评估。
孕妇代谢酶活性差异可能导致药物清除率变化,合并肝肾功能异常者药物蓄积风险增高,建议完成孕11-13周NT超声及后续大排畸检查。
记录具体药品名称及服用时间后咨询产前诊断科,孕早期补充叶酸并避免新的药物暴露,定期进行血清学筛查和超声监测胎儿发育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