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经期间同房可能增加感染风险、引发不适或加重经期症状,主要与阴道环境改变、子宫内膜脱落、免疫力下降、经血逆流等因素有关。
经期宫颈口扩张,阴道酸碱度改变,细菌更易侵入。建议保持外阴清洁,避免使用卫生棉条超过4小时,可遵医嘱使用甲硝唑栓、克霉唑阴道片、乳酸菌阴道胶囊等预防感染。
同房可能刺激未完全脱落的子宫内膜,导致异常出血。若出现持续腹痛或出血量突增,可能与子宫内膜炎有关,表现为发热、分泌物异味,需就医使用头孢曲松钠、多西环素等药物治疗。
经期机体免疫防御能力下降,病原体易通过黏膜破损处入侵。适当补充维生素C、保证睡眠有助于提升免疫力,出现尿频尿痛等泌尿系统感染症状时可使用左氧氟沙星、磷霉素氨丁三醇治疗。
性行为可能促使经血通过输卵管逆流入盆腔,长期可能增加子宫内膜异位症概率。若后续出现进行性痛经、不孕等症状,需通过腹腔镜检查确诊。
经期建议选择散步等温和运动,避免生冷辛辣食物,使用合格卫生巾并每2-3小时更换,出现异常出血或持续腹痛应及时妇科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