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湿与肾虚是两种不同的中医证候,肾湿主要表现为水肿、小便不利、舌苔厚腻等症状,肾虚则常见腰膝酸软、头晕耳鸣、性功能减退等表现。两者在病因、症状及日常调理上均有差异。
肾湿多因外感湿邪或脾失健运导致水湿内停,肾虚则与先天不足、久病耗损或房劳过度等因素相关。
肾湿以肢体困重、头面浮肿、小便短少为特征,肾虚以腰膝酸软、五心烦热或畏寒肢冷等虚象为主。
肾湿需利水渗湿,可遵医嘱使用五苓散、真武汤等方剂;肾虚需补肾填精,常用左归丸、金匮肾气丸等药物。
肾湿患者应避免潮湿环境,限制盐分摄入;肾虚者需节制房事,适当食用黑芝麻、山药等补肾食材。
建议根据具体证候在中医师辨证指导下进行调理,避免自行用药,日常注意劳逸结合并保持适度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