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手足口病可通过一般护理、对症治疗、抗病毒治疗、预防并发症等方式治疗。小儿手足口病通常由肠道病毒感染、免疫力低下、接触传播、卫生条件差等原因引起。
保持患儿口腔清洁,使用生理盐水漱口;饮食以流质或半流质食物为主,避免刺激性食物;衣物床单需每日更换消毒,减少患儿抓挠皮疹。
发热超过38.5℃可遵医嘱使用布洛芬混悬液、对乙酰氨基酚滴剂;口腔溃疡可喷涂开喉剑喷雾剂;皮肤瘙痒可外用炉甘石洗剂。
重症病例需静脉注射利巴韦林、更昔洛韦等抗病毒药物,可能与柯萨奇病毒A16型、肠道病毒71型感染有关,常伴随持续高热、肢体抖动等症状。
密切监测脑炎、肺水肿等严重并发症,可能与病毒侵袭中枢神经系统有关,表现为嗜睡、呼吸急促等症状,需及时住院进行生命支持治疗。
患儿隔离至症状消退后1周,家长需每日检查手心足底皮疹变化,恢复期可适量补充维生素C和优质蛋白促进修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