囊肿多数情况下属于良性病变,严重程度与发生部位及性质有关,常见类型有表皮囊肿、肝囊肿、卵巢囊肿、腱鞘囊肿等。
表皮囊肿多由毛囊堵塞引起,表现为皮下圆形肿块,通常无须治疗,若继发感染可遵医嘱使用莫匹罗星软膏、红霉素软膏或夫西地酸乳膏。
肝囊肿多为先天性胆管发育异常导致,较小囊肿无明显症状,巨大囊肿可能压迫胃肠引发腹胀,超声引导下穿刺抽液是常用治疗方式。
卵巢囊肿可分为生理性和病理性,生理性囊肿会自行消退,病理性囊肿如畸胎瘤需腹腔镜手术切除,伴随月经紊乱时建议检测肿瘤标志物。
腱鞘囊肿与关节过度劳损有关,好发于手腕足踝部位,可通过挤压破裂或抽吸治疗,复发者可考虑手术切除腱鞘周围病变组织。
日常避免对囊肿部位反复摩擦刺激,定期复查超声观察变化,若出现短期内迅速增大、破溃出血或影响器官功能需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