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萎缩是否严重需根据病因和肾功能损害程度判断,多数情况下提示存在慢性肾脏病变,可能由慢性肾炎、肾动脉狭窄、糖尿病肾病、多囊肾等原因引起。
长期炎症导致肾单位逐渐破坏,表现为蛋白尿、血尿,需通过ACEI类药物控制血压,常用药物包括贝那普利、福辛普利、雷米普利。
肾脏供血不足引发萎缩,伴随顽固性高血压,可采用血管成形术或服用钙拮抗剂,常用药物有氨氯地平、硝苯地平、非洛地平。
高血糖损伤肾小球滤过膜,出现泡沫尿和水肿,需胰岛素控制血糖,配合SGLT2抑制剂如达格列净、恩格列净、卡格列净。
遗传性囊肿压迫正常肾组织,表现为腰痛和血尿,可服用托伐普坦延缓进展,严重时需血液透析或肾移植。
建议定期监测肾功能指标,控制血压血糖,限制高蛋白饮食,避免使用肾毒性药物,出现肌酐升高或尿量减少时需及时肾内科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