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水过多可能导致水中毒,医学上称为稀释性低钠血症,主要由短时间内过量饮水超过肾脏排泄能力、抗利尿激素分泌异常、慢性肾脏疾病、精神性烦渴症等因素引起。
每小时饮水量超过1000毫升会导致血液钠离子被稀释,出现头痛恶心症状,需立即限制饮水并监测电解质。
抗利尿激素分泌失调综合征患者肾脏排水功能受损,可能伴随意识模糊,需使用托伐普坦等血管加压素受体拮抗剂治疗。
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尿量减少时过量饮水易中毒,常伴水肿,需进行限水治疗并配合呋塞米等利尿剂。
精神性烦渴症患者出现强迫性饮水行为,可能引发抽搐,需心理干预联合奥氮平等药物控制原发病。
建议日常分次适量饮水,单次不超过200毫升,运动员或高温作业者需补充含电解质饮品,出现嗜睡或呕吐应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