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后位对怀孕的影响较小,多数女性仍可自然受孕。子宫后位可能由先天因素、盆腔炎症、子宫内膜异位症、产后恢复不良等原因引起。
部分女性天生子宫呈后倾后屈位,属于正常解剖变异,无须特殊治疗,建议同房后垫高臀部帮助精子进入。
慢性盆腔炎可能导致子宫韧带松弛,表现为下腹坠痛、白带异常,需遵医嘱使用头孢曲松、甲硝唑、多西环素等药物抗感染。
异位病灶可能造成子宫粘连后倾,伴随痛经、性交痛,可选用布洛芬、孕三烯酮、GnRH激动剂等药物控制病情。
分娩后盆底肌松弛未及时修复可能改变子宫位置,建议进行凯格尔运动增强盆底肌力,必要时采用子宫悬吊术矫正。
备孕期间可尝试膝胸卧位改善子宫位置,避免长期仰卧,若规律同房1年未孕需排查输卵管因素或排卵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