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孕期有糖尿病怎么办

55139次浏览

孕期糖尿病可通过饮食调节、适量运动、血糖监测、药物治疗、定期产检等方式干预。孕期糖尿病通常由激素变化、胰岛素抵抗、遗传因素、肥胖、年龄等因素引起。

1、饮食调节

控制碳水化合物摄入量,选择低升糖指数食物如燕麦、糙米等,分5-6餐少量进食有助于稳定血糖。增加膳食纤维摄入,如西蓝花、菠菜等绿叶蔬菜,避免高糖水果如荔枝、龙眼。蛋白质选择鱼类、豆制品等优质蛋白,烹饪方式以蒸煮为主,减少油炸食品。

2、适量运动

每天进行3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散步、孕妇瑜伽等,运动时间建议在餐后1小时开始。避免空腹运动,运动时携带糖果预防低血糖,出现宫缩或不适需立即停止。运动前后监测血糖变化,避免剧烈运动如跳跃、仰卧起坐等。

3、血糖监测

每日空腹及餐后2小时测量指尖血糖,空腹血糖控制在3.3-5.3mmol/L,餐后2小时血糖不超过6.7mmol/L。记录血糖数据供医生参考,发现持续超标需及时就医调整方案。注意测量前清洁手指,避免挤压指尖影响结果准确性。

4、药物治疗

若饮食运动控制不佳,可遵医嘱使用胰岛素治疗,如重组人胰岛素注射液、门冬胰岛素注射液等。禁止口服降糖药以免影响胎儿,注射胰岛素需轮换部位避免硬结。用药期间密切监测血糖防止低血糖,出现心慌出汗等低血糖症状立即进食。

5、定期产检

增加产检频率至每1-2周一次,监测胎儿发育情况通过B超、胎心监护等。关注羊水量、胎盘功能等指标,预防巨大儿或胎儿生长受限。妊娠32周后加强监护,必要时提前终止妊娠,产后6-12周复查糖耐量试验。

孕期糖尿病孕妇需保持规律作息,避免熬夜影响血糖波动。每日饮水1500-2000毫升,注意足部护理预防感染。保持情绪稳定,学习糖尿病相关知识,与医生保持沟通。产后坚持母乳喂养有助于血糖恢复,定期随访预防发展为2型糖尿病。出现视力模糊、多饮多尿加重等异常需立即就医。

相关推荐

孕期高血糖的症状
孕期高血糖的症状主要有口渴多饮、尿频、疲乏无力、体重异常下降、反复感染等。孕期高血糖可能与胰岛素抵抗、饮食不当、遗传因素、年龄偏大、多胎妊娠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血糖水平升高、尿糖阳性等。
孕妇载脂蛋白b偏高的原因
孕妇载脂蛋白B偏高可能与遗传因素、妊娠期激素变化、饮食结构失衡、肝脏代谢异常、妊娠期糖尿病等因素有关。载脂蛋白B是低密度脂蛋白的主要结构蛋白,其水平升高可能增加妊娠期心血管风险,需结合血脂其他指标综合评估。
01:26
30周孕妇平常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一般情况下,30周孕妇平常的注意事项有饮食调整、适当运动、会阴部卫生、定期产检、注意胎动等。具体情况如下:1、饮食调整:30周孕妇要注意饮食,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油腻等食物,如辣椒、芥末、肥肉等,避免食用含糖量较高的食物,以免引起妊娠期糖尿病。2、适当运动:妊娠30周,孕妇可以根据自身的情况进行适当运动,促进身体的新陈代谢。3、会阴部卫生:妊娠后身体激素水平变化明显,阴道的分泌物开始增多。及时清洗会阴部,以防细菌滋生诱发阴道疾病。4、定期产检:孕妇应在医生的正确指导下进行定期体检,降低畸形儿的出生率,防止先天性疾病的发生。5、注意胎动:孕妇在30周,需要注意胎动,可以帮助了解胎儿在宫内的情况,判断胎儿是否在宫内有缺氧的表现。需要注意的是,30周孕妇要随时观察有无阴道出血、腹痛等情况。如果身体出现明显不适,应前往正规医院,在医生帮助下通过检查明确病情,然后再进行治疗。
妊娠期糖尿病如何治疗
妊娠期糖尿病的治疗,首先我们事先要从饮食和运动上进行治疗。饮食上面我们要控制碳水化合物的摄入,每天的主食量建议控制在半斤以内。这样的情况下我们就可以有效的控制碳水化合物,并且要减少一些精米、精面的食物的摄入,适当的增加一些粗粮、杂粮、杂豆类这一类的食品的摄入,这样可以降低升糖指数,避免血糖的过度升高。在三餐后建议每天要进行一定的锻炼,最好三餐后休息半小时之后要运动半小时左右。所以每天我们建议的步数应该是在六千到一万步左右。如果是经过饮食和运动的调节,我们的血糖并不能得到很好的控制,就需要给予胰岛素来进行治疗。
语音时长 01:04

2021-01-15

105524次收听

妊娠糖尿病能治好吗
妊娠糖尿病大多数可以治好,一般选择饮食疗法、运动疗法、胰岛素治疗等就可以稳定血糖;但下一次怀孕时出现妊娠糖尿病风险较大,也有些孕妇不注意会出现二型糖尿病。
妊娠糖尿病孕妇吃什么
妊娠糖尿病孕妇可以吃的东西,首先是含有大量维生素以及胡萝卜素的西红柿;其次是具有抗衰老和抗肿瘤功效的黄瓜;接着是维生素C含量极其丰富的西柚;再者是含有青花素的樱桃;接着是热量低、含糖少的猕猴桃,还有清肝明目的草莓等。
孕妇血糖高危害
孕妇血糖高即妊娠期糖尿病,它的危害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对母亲,一是对胎儿。对母亲的危害,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因为血糖高,对成人的影响需要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累积才能造成糖尿病的并发症,孕期短期的一年之内,一般对妈妈没有太大的影响。对小孩的危害是非常明显的,糖尿病孕妇,小孩容易出现巨大儿,巨大儿就容易导致剖宫产率增加,导致难产,尤其是肩难产,小孩脑袋出来之后,肩膀出不来会增加锁骨骨折,甚至臂丛损伤的可能。妈妈血糖高也对胎儿的代谢造成紊乱,胎儿代谢紊乱之后,会显著增加胎死宫内的类型,这个更可怕一些,临床上经常见到糖尿病孩子巨大儿,在孕三十九周、四十周时候突然胎死的。所以对于糖尿病儿一定要做好胎心监护、b超,妈妈要数好胎动,有什么异常要及时看医生,糖尿病小孩出生之后也有危险,危险在于低血糖,所以糖尿病小孩出生之后,常规都要查一次血糖水平。
语音时长 02:25

2019-09-10

63879次收听

01:53
孕妇糖尿病的症状
妊娠期糖尿病,它与成人糖尿病有很大的区别,孕妇糖尿病对妈妈来说多半没有什么症状,成人糖尿病可以有多饮、多尿、消瘦等症状。孕期糖尿病妈妈这方面一般是没有任何症状的,通过约二十四周到二十八周糖尿病筛查做OGTT实验筛查出来有糖尿病,而不是根据症状来判断是否有糖尿病。但是孕期糖尿病小孩这方面是有临床表现的,往往表现为巨大儿或者胎儿偏大。
妊娠糖尿病怎么治疗
由于妊娠糖尿病对孕妇和胎儿的健康极为有害,因此在怀孕期间预防妊娠期糖尿病非常重要。除了定期检查血糖变化外,还需要做好日常饮食控制,少吃多餐,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补充足够的蛋白质和多种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含糖量高的食物应少吃,运动正常,增强体质,并有效降低妊娠期糖尿病的发病率。
妊娠糖尿的危害
妊娠期糖尿病对孕妇及婴儿均有影响。孕妇怀孕后,母亲体内会产生激素变化,其中一部分激素对血糖控制不利,会诱发妊高症等并发症的发生,婴儿会出现巨大儿,并且不利于日后的成长。所以妊娠期糖尿病,要在保证母子安全的基础上,控制血糖。
语音时长 01:52

2018-09-30

56878次收听

02:06
妊娠糖尿病
妊娠期糖尿病是指妊娠前糖代谢正常或有潜在的糖耐量减退,妊娠期才出现糖尿病。目前我国围产保健系统对妊娠期糖尿病已经有一个非常系统、全面的管理体系。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妊娠期糖尿病的发生率越来越高,现在已经接近10%,甚至更高。通过管理和调查发现,生活方式的改变、饮食习惯的改变、错误的孕期营养理念等一系列原因,是引起妊娠期糖尿病发生率上升的主要因素。妊娠期糖尿病对母亲和胎儿的危害都极为严重,所带来的近期和远期不良后果应该引起社会的关注和重视。
02:57
妊娠糖尿病跟什么有关
容易患妊娠期糖尿病的人群主要有以下几种:第一,父母双亲有糖尿病,尤其是父系有糖尿病,子代发生糖尿病的风险比较大;第二,肥胖的病人,摄入较多高热量的食物,比如含糖量很高的饮料、油炸食物、奶油蛋糕、巧克力、甜品等,易患妊娠糖尿病;第三,运动量较少的人群,随着社会的进步,各类交通方式的出现使人类生活方式也发生改变,不再步行,而采用乘车、乘电梯等方式,运动量有所减少;第四,吸烟、饮酒等不良生活习惯可增加患病风险;第五,精神压力过大者,易患妊娠糖尿病;第六,既往有高血压、血脂异常者。
03:15
妊娠糖尿病的危害
妊娠期糖尿病的危害主要有以下两部分:第一,对于母体的危害,若孕前处于高血糖状态,会出现多囊卵巢、不孕、肥胖、月经不调等。妊娠晚期时,因孩子过大,妊娠糖尿病患者会出现难产、产后出血、产伤、产道裂伤、产后大出血、产褥感染、产后抑郁等。第二,对于胎儿的危害,如果怀孕早期,妊娠糖尿病患者处于高血糖状态,胎儿会发生出生缺陷,比如容易出现循环系统发育异常、腰骶部发育异常等;孩子在生长发育过程当中,容易发生肥胖症,有典型糖尿病婴儿的特点,比如多毛、肩部脂肪厚、高体重、糖代谢异常、低血糖等。
妊娠糖尿病产前血糖控制目标是什么
妊娠糖尿病产前血糖控制目标应该是空腹的血糖应该在5.3以下,餐后的血糖至少应该在7.6以下,在平时做好血糖监测,如果没有得到一个很好地控制,血糖还很高,可能要在医生的指导下做胰岛素的治疗,大部分的妈妈,在生完孩子以后胰岛素都会撤下来。
语音时长 01:44

2018-08-09

64153次收听

孕妇怎么判断是否得了妊娠期糖尿病
如果不是妊娠的妇女,吃的多、喝的多,消瘦就会想到没有患糖尿病。实际上孕妇很少有这种表现。所以孕妇要做妊娠糖尿病的筛查和诊断。如果到了妊娠晚期,发现胎儿长得很大,孕妇反复发生感染或炎症,可能需要重复做糖耐量检查,判断到底有没有妊娠糖尿病。
语音时长 01:29

2018-06-07

61504次收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