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肠息肉可通过内镜下切除、药物治疗、定期复查、调整生活方式等方式治疗。直肠息肉通常由遗传因素、慢性炎症刺激、不良饮食习惯、年龄增长等原因引起。
直径超过5毫米的息肉建议内镜下切除,常用方法有圈套器电切术、黏膜切除术。内镜治疗创伤小且恢复快,术后需禁食6小时并观察有无出血。
炎性息肉可遵医嘱使用美沙拉嗪栓剂、柳氮磺吡啶片、酪酸梭菌活菌胶囊。药物治疗可能与肠道菌群紊乱、免疫异常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腹泻与黏液便。
直径小于5毫米的息肉建议6-12个月复查肠镜。腺瘤性息肉可能与基因突变有关,通常无自觉症状但存在癌变风险。
减少红肉及加工食品摄入,每日补充30克膳食纤维。长期便秘可能导致黏膜机械性损伤,建议养成定时排便习惯。
术后避免剧烈运动一周,日常可适量食用西蓝花、苹果等富含抗氧化物质的食物,发现便血或腹痛需及时复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