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衰晚期BNP或NT-proBNP指标达4000pg/mL以上时生存期通常为数月至一年,实际预后受基础疾病控制、并发症管理、治疗响应性、个体差异等因素影响。
冠心病、高血压等原发病控制不佳会加速心功能恶化,需通过β受体阻滞剂、ACEI类药物干预,同时监测血压血糖。
合并肾功能不全、肺部感染时死亡率显著升高,需利尿剂调整和抗感染治疗,必要时进行CRRT等肾脏替代治疗。
对沙库巴曲缬沙坦、伊伐布雷定等新型药物反应良好的患者,可能延长生存期6-12个月。
年龄小于65岁、无多器官衰竭的患者,通过心脏再同步化治疗可能获得更优预后。
建议严格限制钠盐摄入,每日监测体重变化,出现呼吸困难加重或下肢水肿需立即就医调整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