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腥草不算是明确的致癌物,但含有微量可能致癌成分马兜铃内酰胺,长期大量摄入可能增加健康风险。
鱼腥草含马兜铃内酰胺类物质,该成分与马兜铃酸结构类似,但现有研究未证实其具有同等强致癌性。
控制食用频率与数量,建议每周不超过2-3次,每次食用量不超过100克,避免长期连续摄入。
肝肾功能不全者应慎食,马兜铃内酰胺代谢可能加重脏器负担,建议咨询医师后食用。
高温烹煮可降低潜在风险,避免生食或凉拌,煮沸15分钟以上能减少部分生物碱含量。
建议将鱼腥草作为风味食材偶尔食用,保持饮食多样性,若出现恶心、尿量异常等症状应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