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风热与风寒是中医常见的两种外感证型,主要区别在于病因、症状表现及治疗原则,风热多由热邪侵袭引起,风寒则因寒邪入侵导致。
风热证常因外感风热邪气或体内积热诱发,风寒证多由受凉或气候骤变导致寒邪袭表。两者发病季节也有差异,风热多见于春夏,风寒好发于秋冬。
风热患儿常见高热面赤、咽喉肿痛、鼻流黄涕;风寒患儿多表现为恶寒无汗、鼻塞清涕、咳嗽痰白。舌苔方面,风热舌红苔黄,风寒舌淡苔白。
风热证脉象浮数有力,反映体内热邪亢盛;风寒证脉象浮紧,提示寒邪束表。脉诊是中医鉴别两者的重要依据之一。
风热治宜辛凉解表,可用银翘散;风寒需辛温解表,常选麻黄汤。推拿治疗时,风热多用清天河水手法,风寒适宜揉外劳宫。
家长需注意观察孩子症状变化,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饮食宜清淡易消化,症状持续或加重时应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