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生障碍性贫血的临床表现主要有贫血、出血倾向、感染症状和骨髓抑制。疾病进展通常从轻度乏力逐渐发展为多系统功能障碍。
早期表现为皮肤苍白、乏力,随着血红蛋白下降可出现心悸、气促,严重者可发生贫血性心脏病。血常规检查显示全血细胞减少。
因血小板减少导致皮肤瘀点瘀斑、鼻出血、牙龈出血,严重者可能出现消化道出血或颅内出血。出血程度与血小板计数呈正相关。
中性粒细胞减少使患者易发生反复感染,常见口腔溃疡、肺炎、败血症等。感染可表现为持续发热、局部红肿热痛等炎症反应。
骨髓穿刺显示造血细胞显著减少,脂肪组织增生。外周血网织红细胞计数降低,反映骨髓造血功能衰竭程度。
患者应避免剧烈运动和外伤,保持口腔卫生,注意饮食营养均衡,出现发热或出血症状需立即就医。定期监测血常规和骨髓象变化对评估病情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