瘢痕疙瘩疼痛可能由局部炎症反应、神经压迫、瘢痕增生活跃、继发感染等原因引起,可通过药物注射、激光治疗、压力疗法、手术切除等方式缓解。
瘢痕组织内毛细血管扩张导致炎性介质释放,表现为红肿热痛,可局部涂抹复方肝素钠尿囊素凝胶、醋酸曲安奈德乳膏或口服布洛芬缓释胶囊。
增生瘢痕机械性压迫皮下神经末梢,伴随针刺样疼痛,建议使用加巴喷丁胶囊、普瑞巴林胶囊等神经调节药物,配合硅酮敷料减轻压迫。
成纤维细胞过度增殖导致瘢痕持续增厚,疼痛伴瘙痒,需采用曲安奈德注射液瘢痕内注射、点阵激光或放射治疗抑制增生。
破损瘢痕易继发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出现化脓性疼痛,需外用莫匹罗星软膏,严重时口服头孢呋辛酯片,感染控制后行清创处理。
瘢痕疙瘩患者应避免搔抓刺激,穿着宽松棉质衣物,瘢痕处可使用医用硅胶贴持续压迫,紫外线强烈时做好防晒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