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加急性肝衰竭是指在慢性肝病基础上出现的急性肝功能恶化,主要诱因包括病毒性肝炎活动、酒精滥用、药物肝损伤、感染等,临床表现为黄疸、腹水、肝性脑病等症状。
乙型肝炎病毒或丙型肝炎病毒再激活是常见诱因,表现为转氨酶急剧升高,可遵医嘱使用恩替卡韦、替诺福韦、干扰素等抗病毒药物。
长期酗酒者突然大量饮酒可能导致肝细胞坏死,需立即戒酒并配合营养支持,严重时需使用糖皮质激素。
对乙酰氨基酚等肝毒性药物过量使用会引发肝坏死,需停用可疑药物并使用N-乙酰半胱氨酸等解毒剂。
自发性腹膜炎等严重感染可加重肝损伤,需积极抗感染并监测凝血功能,必要时进行人工肝支持治疗。
患者应严格戒酒、规范用药并定期复查肝功能,出现意识改变或出血倾向需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