泌尿系结核病人尿频可通过抗结核治疗、膀胱训练、药物缓解、手术治疗等方式改善。尿频通常由结核杆菌感染、膀胱挛缩、尿路刺激、继发感染等原因引起。
结核杆菌感染是根本病因,需规范使用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等联合抗结核药物,治疗周期通常需要6个月以上。
针对膀胱挛缩导致的尿频,可通过定时排尿、延迟排尿等行为训练逐步增加膀胱容量,配合盆底肌锻炼改善控尿能力。
尿路刺激症状明显时可短期使用托特罗定、索利那新等M受体阻滞剂,或黄酮哌酯类平滑肌松弛剂缓解膀胱过度活动。
严重膀胱挛缩或肾积水者需行膀胱扩大术、输尿管再植术等,术前需确保结核病灶已得到有效控制。
日常需保持每日饮水1500毫升以上,避免咖啡酒精等刺激性饮品,定期复查尿常规及泌尿系超声评估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