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莓状毛细血管瘤可通过激光治疗、局部注射治疗、口服药物治疗、手术切除等方式治疗。草莓状毛细血管瘤通常由血管内皮细胞异常增生引起,表现为皮肤红色隆起斑块。
1、激光治疗
脉冲染料激光可选择性破坏血管组织,适用于浅表型病灶,治疗后可出现暂时性紫癜。
2、局部注射治疗
平阳霉素局部注射能使血管内皮细胞萎缩,适用于中小型病灶,可能引起局部皮肤萎缩。
3、口服药物治疗
普萘洛尔通过收缩血管发挥作用,适用于快速增殖期患儿,需监测心率和血压变化。
4、手术切除
对于影响功能或反复出血的病灶可手术切除,创面较大时需植皮修复。
婴幼儿患者建议家长定期测量瘤体大小,避免摩擦刺激,发现快速增长应及时复诊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