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判断小儿腹泻类型主要依据粪便性状、伴随症状、舌象脉象等,常见证型包括伤食泻、风寒泻、湿热泻、脾虚泻。
粪便酸臭夹未消化食物,腹胀拒按,舌苔厚腻。多因喂养不当导致积滞,可选用保和丸、小儿消积止咳口服液、健胃消食片等消食导滞。
大便清稀多泡沫,肠鸣腹痛,舌淡苔白。常因外感风寒侵袭胃肠,治疗用藿香正气液、附子理中丸、小儿腹泻贴等疏风散寒。
泻下急迫臭秽,肛门灼热,舌红苔黄腻。多由暑湿或饮食不洁引起,可选葛根芩连片、香连丸、小儿肠胃康颗粒清热化湿。
久泻不止食后即泻,面色萎黄,舌淡有齿痕。因脾胃虚弱运化失常,需用参苓白术散、婴儿健脾散、醒脾养儿颗粒健脾止泻。
家长需记录患儿排便次数与性状变化,避免生冷油腻食物,脱水时及时补充口服补液盐,症状持续或加重应就医辨证施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