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妇霉菌性阴道炎通常不会直接影响胎儿发育,但可能增加早产或新生儿鹅口疮风险。主要影响因素包括感染严重程度、是否及时治疗、孕期免疫力变化以及分娩方式。
轻度感染局限于阴道黏膜时胎儿受影响概率较低,表现为白带豆腐渣样改变;重度感染合并上行性炎症可能诱发宫缩,需使用克霉唑栓、制霉菌素阴道片等局部抗真菌药物。
孕中期后规范治疗可显著降低风险,硝酸咪康唑栓等B类用药相对安全,未及时处理可能导致胎膜早破,需配合碳酸氢钠溶液冲洗。
妊娠期雌激素升高促进念珠菌繁殖,糖尿病患者更易反复感染,建议控制血糖并补充乳杆菌制剂调节菌群,避免使用氟康唑等全身用药。
经阴道分娩可能使新生儿接触致病菌,剖宫产可减少传播但非绝对必要,临产前需复查白带常规,新生儿出生后注意口腔护理。
孕期保持外阴干燥,选择棉质内裤并避免滥用抗生素,出现外阴灼痛或异常分泌物时尽早就诊,哺乳期用药需严格遵循产科医生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