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化疗后腹泻可能由化疗药物损伤肠道黏膜、肠道菌群失衡、继发感染、乳糖不耐受加重等原因引起,可通过调整饮食、补充益生菌、药物干预、控制感染等方式缓解。
化疗药物如伊立替康会直接破坏肠黏膜细胞,导致吸收功能障碍。表现为水样便伴腹痛,可遵医嘱使用蒙脱石散、洛哌丁胺、奥曲肽等黏膜保护剂或止泻药。
化疗会杀死肠道有益菌群,致病菌过度繁殖引发炎症性腹泻。建议家长每日给孩子补充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同时避免高糖饮食加重菌群失调。
免疫力下降时易继发艰难梭菌或巨细胞病毒感染,表现为黏液脓血便。需进行粪便检测,确诊后使用万古霉素或更昔洛韦等抗感染治疗。
化疗后乳糖酶活性降低,摄入奶制品会加重腹泻。家长需暂时改用无乳糖配方奶粉,症状缓解后逐步恢复普通饮食。
化疗期间建议采用低渣、低脂饮食,少量多餐,避免生冷刺激食物,每日记录排便情况并及时向主治医生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