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腺炎可能造成黄疸,常见于胆源性胰腺炎或重症胰腺炎合并胆道梗阻时。黄疸的发生与胰头水肿压迫胆总管、胆结石阻塞等因素有关。
胆结石堵塞胆总管与胰管共同开口时,胆汁反流诱发胰腺炎,同时导致胆汁排泄障碍。患者出现皮肤巩膜黄染、尿色加深,需通过内镜取石或手术治疗解除梗阻。
急性胰腺炎引发胰头组织肿胀时,可能压迫相邻的胆总管。表现为进行性黄疸伴腹痛,可通过禁食胃肠减压、生长抑素等药物减轻水肿。
重症胰腺炎可能导致胆总管坏死或假性囊肿形成,继发胆道梗阻。需行CT或MRCP检查明确,必要时进行经皮肝穿刺引流或外科手术。
胰腺炎合并化脓性胆管炎时,胆道炎症加重胆汁淤积。除黄疸外还伴随寒战高热,需联合抗生素如头孢哌酮舒巴坦、甲硝唑等控制感染。
出现黄疸的胰腺炎患者应及时就医,治疗期间需严格禁食,恢复期选择低脂流质饮食并监测肝功能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