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用黄体酮后月经未至可能与药物使用不当、激素水平不足、妊娠或子宫内膜异常等原因有关,需结合具体原因调整治疗方案。
黄体酮剂量不足或用药时间过短可能导致撤退性出血失败,需复查用药方案。可遵医嘱调整黄体酮剂量或更换地屈孕酮、醋酸甲羟孕酮等制剂。
雌激素水平低下时单用黄体酮难以诱发月经,常伴潮热盗汗。建议联合戊酸雌二醇片等雌激素制剂,并检测性激素六项。
妊娠后黄体酮持续分泌会抑制月经来潮,需通过血HCG检测排除。若确诊妊娠应继续黄体酮保胎治疗,禁用其他调经药物。
宫腔粘连或内膜损伤会导致对激素无反应,表现为持续闭经。需行宫腔镜检查,确诊后可选择宫腔粘连分离术或雌孕激素序贯疗法。
建议记录用药时间与剂量,避免自行增减药物,若停药两周仍无月经需复查超声与激素水平,同时保持规律作息有助于内分泌调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