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光治疗血管瘤主要通过选择性光热作用破坏异常血管,常用方法有脉冲染料激光、Nd:YAG激光、二氧化碳激光、强脉冲光等。激光治疗具有精准靶向、创伤小、恢复快的特点。
波长585-595nm,针对浅表血管瘤效果显著,可选择性作用于氧合血红蛋白,治疗后可出现暂时性紫癜,需重复进行3-5次。
波长1064nm,穿透深度较大,适用于深部血管瘤,治疗时需配合冷却装置保护表皮,可能伴随轻微肿胀和淤青。
主要用于突出皮肤的血管瘤气化削平,术后需严格护理创面,可能出现色素沉着或瘢痕,适用于局限性病灶。
非相干宽谱光,通过滤光片选择血管吸收波段,适合毛细血管扩张症,需多次治疗,可能出现暂时性红斑。
激光治疗后需严格防晒,避免搔抓创面保持清洁干燥,治疗后2周内避免剧烈运动,出现异常肿胀或渗液应及时复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