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庭性眩晕多数情况下不严重,属于可控制的周围性眩晕,但需警惕中枢性病变可能。常见病因包括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前庭神经元炎、梅尼埃病、前庭性偏头痛等。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可通过耳石复位治疗缓解,症状表现为短暂旋转感,与头部位置变化相关,一般无须药物干预。
前庭神经元炎多由病毒感染有关,伴随持续眩晕与恶心,急性期可遵医嘱使用地芬尼多、倍他司汀、甲氧氯普胺等药物控制症状。
梅尼埃病与内淋巴积水相关,表现为反复眩晕伴耳鸣,治疗可选用利尿剂如氢氯噻嗪,或前庭抑制剂如异丙嗪改善症状。
脑卒中或肿瘤导致的中枢性眩晕需紧急处理,除眩晕外可能出现共济失调,需通过影像学检查确诊并接受专科治疗。
眩晕发作期间应避免突然起身,保持环境安全,规律作息有助于前庭功能恢复,持续或加重症状需及时就诊神经内科或耳鼻喉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