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心内膜炎可能由口腔感染、皮肤感染、泌尿系统感染、心脏瓣膜病变等原因引起,可通过抗生素治疗、手术治疗、抗凝治疗、支持治疗等方式干预。
龋齿或牙周炎可能导致细菌入血,引发心内膜炎症。日常需加强口腔清洁,急性期需静脉注射青霉素类抗生素,如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哌拉西林他唑巴坦。
褥疮或外伤创面感染可成为细菌来源。局部需定期消毒换药,严重感染者需使用头孢曲松、万古霉素等广谱抗生素控制菌血症。
导尿管相关感染或前列腺炎易诱发革兰阴性菌心内膜炎。治疗需根据尿培养结果选用左氧氟沙星、氨苄西林等药物,同时尽早拔除导尿管。
退行性瓣膜钙化或既往风湿热病史者易发生感染。表现为持续发热、心脏杂音改变,需行血培养检查,严重瓣膜损毁者需进行瓣膜置换手术。
建议老年患者保持皮肤清洁、定期口腔检查,出现不明原因发热超过一周应及时排查心内膜炎,治疗期间需监测凝血功能及心肾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