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源性膀胱的症状主要包括尿频尿急、排尿困难、尿失禁、残余尿增多等,按病程发展可分为早期储尿期症状、进展期排尿障碍、终末期肾功能损害三个阶段。
早期表现为膀胱感觉过敏,典型特征为日间排尿超过8次且伴随突发强烈尿意,可能与骶髓以上中枢神经损伤导致的逼尿肌过度活动有关。
进展期出现排尿起始延迟、尿流中断等症状,常见于骶髓或周围神经病变患者,因逼尿肌-括约肌协同失调导致膀胱排空效率下降。
分为急迫性尿失禁与压力性尿失禁两种类型,前者由不受控的逼尿肌收缩引起,后者因尿道括约肌功能缺陷导致腹压增高时漏尿。
终末期可检测到超过100毫升的残余尿量,长期存在可能引发反复尿路感染甚至肾积水,需通过间歇导尿或膀胱造瘘处理。
建议出现上述症状时及时至泌尿外科就诊,通过尿流动力学检查明确神经损伤平面,日常可进行定时排尿训练并控制液体摄入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