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型肝炎通常需要隔离治疗,隔离期一般为发病后3周左右,具体时间需根据肝功能恢复情况调整。
1、传染性风险
甲肝病毒通过粪口途径具有强传染性,发病2周内粪便排毒量最高,不隔离可能导致家庭和社区传播。
2、法律要求
我国传染病防治法将甲肝列为乙类传染病,要求病例进行隔离治疗直至传染性消失。
3、病情控制
隔离治疗有助于监测肝功能变化,防止重症化发展,尤其对合并基础肝病患者更为必要。
4、公共卫生
隔离可阻断病毒传播链,减少爆发风险,对儿童、老年人等易感人群具有重要保护作用。
隔离期间应单独使用餐具和卫浴用品,恢复期可适量补充优质蛋白和维生素促进肝细胞修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