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心肌炎可通过一般治疗、药物治疗、免疫治疗、机械循环支持等方式治疗。儿童心肌炎通常由病毒感染、细菌感染、自身免疫性疾病、毒素暴露等原因引起。
建议家长保证患儿充分卧床休息,限制体力活动,急性期需住院监测心电图及心功能,饮食选择易消化、低盐食物,避免加重心脏负担。
病毒性心肌炎可遵医嘱使用干扰素α2b注射液、磷酸奥司他韦颗粒等抗病毒药物;合并心力衰竭时需使用地高辛口服溶液、呋塞米片等控制症状。
对于重症或暴发性心肌炎,医生可能采用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甲泼尼龙琥珀酸钠等药物调节免疫反应,家长需配合完成疗程监测不良反应。
极少数出现心源性休克的患儿需要体外膜肺氧合或心室辅助装置维持循环,须在具备儿童心脏重症监护条件的医院实施。
治疗期间家长应记录患儿尿量、心率等变化,恢复期逐步增加活动量但避免剧烈运动,定期复查心肌酶谱和心脏超声评估恢复情况。